跳到主要內容區

 

避免成為「掠奪性期刊」受害者 謹記「停看聽記」口訣

ImgDesc

        2010年,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(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)副教授級圖書館員Jeffrey Beall提出「掠奪性出版」(Predatory Publishing) 一詞,用來描述不擇手段的開放近用(Open Access)學術期刊出版商,為了謀取利益,大量出版未經嚴謹同儕審查的文章,以賺取作者文章刊登費。這些缺乏嚴謹審查的文章廣為流傳,對科學研究的真實性造成嚴重的威脅。

        為了解近年來竄起的學術詐騙,國立成功大學學術誠信推動辦公室於3月26日,邀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林奇秀教授兼系主任,就「別當叢林裡的小白兔:如何避免誤觸掠奪性期刊的網羅」專題演講。林奇秀教授指出,1990年代,學術社群為抵抗大型學術期刊出版商的壟斷,提倡知識共享及自由流通。開放近用(Open Access)期刊便成為新型學術傳播方式。有別於以往讀者付費模式,開放近用期刊採用作者付費,出版商向作者收取文章處理費(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)。論文刊登後,讀者便能透過網路免費閱讀及使用,打破知識獲取的高牆;然而,此番好意卻被掠奪性出版商(Predatory Publishers)用來詐財。此類型出版商以獲利為首要目標,以不實的訊息引誘研究員投稿並支付高額費用,但對於期刊內容卻又草率審查。

        哪些人容易掉入掠奪性期刊的陷阱?林奇秀教授進一步表示,在學術氛圍的影響下,新進教師及研究員、需要產值的碩博士生、跨領域發表的研究者,基於發表壓力、投稿經驗未成熟而誤觸羅網,將研究成果刊登於不良期刊,不但心血的白費,也損害研究者的名譽。有關掠奪性期刊的辨別方式,林奇秀教授也提供以下特徵:期刊網站缺乏準確且詳細的期刊資訊,或者抄襲其他期刊資訊、刊名常冠有International、或先進國家名稱等形容詞、期刊領域過於廣闊或主題異常精細、宣稱有影響指數(Impact factor)、粗糙的網站設計等。在編輯人員方面,沒列出主編、無提供審查委員的學術背景、編輯委員會身兼數個期刊、出版流程不透明、隱匿付費資訊等,都是掠奪性期刊的慣用手法。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丹佛分校圖書館員Jeffrey Beall,因看不慣唯利是圖的出版集團,對學術研究造成的負面影響,建置 Beall’s Lists清單,列出潛在可疑的掠奪性期刊和出版商。

        林奇秀教授建議,研究員在投稿時,謹記「停、看、聽、記」口訣,避免成為下一個掠奪性期刊受害者,(1)停:不使用邀稿Email的連結,切勿見獵心喜、投稿前留意是否涉及著作權讓渡等問題;(2)看:利用JCR(Journal Citation Reports)查證期刊是否真有IF值、確認期刊是否有收錄在SCI、SSCI,或其他較具權威性的學術資料庫;(3聽:多跟周遭學術同儕打聽資訊、向圖書館尋求諮詢;(4)記:投稿給陌生期刊時,盡可能記載相關步驟並截圖儲存、在讓渡版權前,與出版商確認是否需支付文章處理費。最後,林奇秀教授建議在場師生,善用圖書館的索引資料庫,切勿抱持投機取巧的心態投稿,造成研究心血的浪費。

瀏覽數: